首页 > 教辅推荐 > 家长养成说话和气的习惯,能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家长养成说话和气的习惯,能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时间: 2021-06-22 22:41:42 来源:模板百科商城-模板百科网www.mubanbk.com

“家长说过的话,孩子们都会记得!”

01

语言是把隐形的利刃

一位在事业上比较如意的朋友,在聊起孩子教育的时候,颇为自豪地对我说:

“孩子啊,绝对不能夸,越夸越调皮。你得让他从小经历坎坷,长大了才能处事不惊。你看我,从小被我爸骂到大,心里就一心想着要超过他,所以现在就成功了嘛!”

而他口中所说的坎坷,就是这样的:

“你这么笨,能赢过谁?”

“不久考个年级30吗,多的就是比你聪明的。”

“你这么大个人连这件事都做不好,长大后还能有出息?”

这就是所谓的“恐惧让人成长”。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天使,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都能恶语相向,用语言一次次伤害他们?

网上有段很经典的话,充分解释了这一现象:父母怎样对待他们的孩子,他们就有着怎样的问题。

  • 对孩子严苛,是父母自身太过挫败;

  • 对孩子打骂,是父母对现实的发泄;

  • 对孩子嘲讽,是父母理想期望过高;

  • 对孩子冷漠,是父母自我情绪太强。

看完这些,你还要撒泼似的用语言的利刃继续伤害孩子么?

家长养成说话和气的习惯,能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02

总是吼孩子的父母养不出贴心棉袄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和我说话?”这是很多父母都爱问的问题。

我有一个刚上大学的表弟,他经常抱怨他妈妈不管不顾的缠着他说话,可除了谈学习和比较谁更聪明,他们根本谈不到一块去,因而他总是对他妈视若空气。

刚开始的手我认为表弟是叛逆期,后来才知道是他妈妈太过专横和无礼。表弟说自己打球不小心扭伤了脚,他妈妈就指责他学生不该玩这些;表弟说最近学习有点难,他妈妈就说谁谁谁的成绩有提高了20分……

在他们的对话中,他妈妈总是把“你不对”、“你应该像谁学习”挂在嘴边,因此聊天变成说教,表弟也就越来越抗拒和母亲相处。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小孩不愿意沟通,而是大人在无形之间把天聊死了。

在这季的《爸爸去哪儿》里,陈小春和儿子Jasper的相处就让很多观众捏了把汗。他对儿子动不动就是吼,然后眼神凶狠,极度缺乏耐心,也让儿子对自己总是怕怕的,没有正常父子之间的亲密感。

记得某本书里有这样的一段话:“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想将孩子拉到自己的地盘上,借机对孩子说教,但这种方式反而会迫使孩子根本不想听话。”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糟糕的沟通方式,会毁掉一段关系,哪怕那是最为人珍爱的亲情。只有良好的沟通、耐心又诚恳的话语,方能雕琢出亲密温暖的亲子关系。

作为家长,你们真的好好说话了吗?

家长养成说话和气的习惯,能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03

最高明的家长都这样说话

  • 要理智,不盲目

孩子上学后,在学习、同伴交往、师生关系方面会有各种不适应,有孩子能掌控的,也有孩子畏难的,有进步也有退步,有成功的事情也有失败的伤心。

所以家长要有理智、客观的心态,孩子报告好消息能好好说话,孩子说没考好也能够好好说话。如果孩子没考好家长就气势汹汹,其结果孩子就只敢报喜。

  • 要诚信,不急躁

家长守信用,对孩子说到做到很重要。有时候父母答应带着孩子出去玩,结果因为工作而失约。或是答应孩子成绩上升就给奖励,结果孩子拿回试卷却忘得一干二净。

失去孩子的信任不需几次,只一两次就够了,家长要特别检点自己,要守信用,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 要倾听,不否定

孩子的话有时候会显得天马行空和搞笑,这时家长需要耐着性子认真听,这时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关注。

这种信号是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尊重他的想法,能看见自己的努力,会加快亲子关系的紧密沟通,对孩子的性格起积极的帮助作用。

家长养成说话和气的习惯,能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成长。试想一个成年人,若上班每天被领导说笨、没用,他会作何感想?何况对孩子们恶语相加的还是亲生父母。

这种粗暴、负面的家庭教育方试教育出来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自卑、没有安全感。无疑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分享到:
    共执行 67 个查询,用时 0.080790 秒,在线 112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3.287 MB
    ecshop模板
    模板百科
    ecshop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