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小舅家走亲戚,小舅妈教育她家孩子。骂表弟每天就知道看小说,看课外书,作业不做,成绩这么差可怎么办?
听舅妈絮叨中知道了表弟那次的考试成绩太差了,数学只考了30分,英语也只有50分,排名都是倒数第二了。气得舅妈不行,一直骂,还讲到了为了让他们在好学校读书从乡镇搬到县城,现在就是用这样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吗?
表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甚至还在书店租书看武侠小说。后来成绩就直线下滑,从班里的尖子生到了倒数。
老师三番五次地反应表弟的表现不好,上课也在偷看小说,成绩越来越差。多次把表弟的课外书、武侠小说什么的给没收了。甚至说表弟书都读不好成绩那么差,这辈子怕是没有什么出息了。
表弟上课看小说确实不应该,但不能以成绩来作为评价孩子有没有出息的唯一标准。事实上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考虑,不要认为孩子读课外书和玩就是在浪费时间。孩子小时候在任何一件事上花费的时间都不叫浪费,那是他们成长路上的投资。
小妹的成绩越来越好,特别是语文。开学时妈妈去开家长会,班里的那些家长都跑来问妈妈,是怎么教育小妹的,怎么成绩是越来越好呢,特别是语文直线上升,都快要考满分了。
家长们的问题难住了妈妈,妈妈回想自己平时也没有怎么教育呢,甚至没有时间去管教小妹做作业。
小妹从一年级开始爱上了看书,语文书、语文读本、童话书等等,家里有的课外书她都看。每天作业做完,她就拿出那些课外书反复地看。一本童话书她可以看个三遍甚至五遍,有时我都看不下去她看那么多遍。
大概就是平时阅读多的原因,她的语感很好,大脑里记住的素材也特别多,给她一个命题作文,她能很快就写出一篇八九百字的作文,所以语文成绩的提升应该和阅读多有关系。小妹不仅成绩有所提高,现在讲的话都特别惹人听。
阅读是一种很好地培养孩子情感、意志等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从阅读内容中获取有用信息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是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孩子的人性健康发展的有益方式。孩子在阅读对象的潜移默化之下会慢慢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审美感和意志力。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她去参加小学同学聚会时,同学里反差最大的是班主任的儿子。
当年班主任的儿子考试成绩每次都倒数,书桌里永远堆满了一大摞杂书。很多人都说他给他爸丢脸了,太不争气了。
没想到聚会时,才知班主任儿子现在是某知名日报的主编,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比大多数人混得要好。
聚会当天,大家特意打趣老师道:“老师您说您当年是不是对您儿子进行特训来,不然他是怎么逆袭的呢?”
老师无奈地笑着回答道:“你们这帮孩子啊,现在又来找我算账了。哪有什么特训啊,有的话,我也对你们实施过,只不过你们没接受罢了。”
老师说:我的秘诀就是,让儿子多阅读,在我给他推荐的各个类型的书中,挑选他喜欢看的,看就是了。不管他成绩好与坏,我都不在乎,更不相信是阅读导致他成绩变差的。我那时候也有给你们留课外阅读作业,你们想想看有听老师的话吗?你们的家长有做到配合吗?”
不管家长还是老师总觉得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当然是学习课本考出好成绩,却不认为孩子重要的是学习阅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如果此时父母过于强调成绩,极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天赋和创造力,这是之后考再好的成绩都弥补不了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白,小学的重点并不在成绩,而在于阅读!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持续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不会在学习生涯的某个阶段,出现断崖式下滑的现象。
好的阅读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