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资讯 > “孩子,我不要你第一名”,这个妈妈的做法影响了孩子一生!

“孩子,我不要你第一名”,这个妈妈的做法影响了孩子一生!

时间: 2021-06-22 20:50:27 来源:模板百科商城-模板百科网www.mubanbk.com

01


作为父母,真的有太多的不容易,特别是在孩子遭受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严格一点还是温柔一点?应该义正言辞地苛责孩子,还是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甚至是给孩子编造一些美丽的谎言?这会不会太宠爱孩子了?


有过太多的纠结和内心挣扎。


但是,每当看到孩子稍有一点进步,那种无法压抑的狂喜,却又让我们每一位父母对之前的种种煎熬都甘之若饴。



1  

视频中,儿子喜欢踢足球,但是他技术基础基本为零,身体条件也并不出色,似乎总是比别的小朋友差。作为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吗?”


但是,妈妈并没有非常功利地要求孩子加强训练,甚至是干脆让孩子放弃这项不擅长的运动。而是说:


“我跟教练聊过了,他说你非常努力。”


“在这之前,你完全不会头球呢,现在你时不时都能做到哦~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


2   

晚上的训练,别人家的孩子都跑得很快,妈妈们都在呐喊助威,只有自己的儿子总是强差人意。


摔跤了,他走过来妈妈身边,妈妈帮他把鞋子系上。


儿子:“妈妈,我追不上其他人......”


妈妈笑着鼓励说:“没关系,努力去超过你前面的那一个人就好了。”



3  

比赛场上,儿子奋力踢球,看到看台上的妈妈,妈妈跟平时看他训练一样,微笑着比划了一个手势给他。


无数次跌倒,妈妈都比划了同一个手势鼓励他;


无数个夜晚,在家后院独自练习头球和射球;


一幕幕记忆涌现......


就在比赛最后一分钟,儿子终于超越了前面那个人,一个有力的头球,球进了!


看台上的妈妈喜极而泣。


02


“每天努力一点点,超越今天的自己就够了。”这是这位妈妈一直在坚持鼓励儿子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不盲目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却让儿子感受到了最强大的前进动力。


同样是为了孩子,但每每谈论起中国家庭的教育,总有人喜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调侃中国家长“事事争先”、“输不起”的病态育儿观。



而事实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时至今日确实仍被不少的中国家长所信奉。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卯足劲,事事要求孩子做到最好,给孩子定下的目标往往也是极尽苛刻。孩子表现稍有不如意,不是打骂加身,就是抬出“别人家的孩子”,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


孩子身上背负的包袱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还有多大的余力能实现父母的期待呢?最终免不了会不堪重负,无力前行,甚至走上叛逆的歪路。


03


其实,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对孩子最好的始终是鼓励教育。


前阵子,舅妈给还在上幼儿园的表弟报了一个画画班,刚开始学的时候,表弟没掌握到方法,花了好长时间都没画出个像样的作品,画纸上东一团、西一块的。表弟特别着急,哭着让舅妈帮忙。


舅妈并没有急着帮忙,而是问清楚了表弟的想法。原来,他是看到旁边高年级的孩子画了很多漂亮的小东西,所以也想着多画几个,结果就手忙脚乱一团糟了。



舅妈耐下心来说:“我相信你将来也可以跟那个小哥哥一样,画出很多漂亮的东西,不过现在我们不妨一步步来,你看你画的这朵花就挺漂亮的呀,不如我们先把这朵花画好怎么样?”


表弟半信半疑,捣鼓了半天,舅妈在一旁鼓励着他,最后终于把像模像样的作品交了上去,意外地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表弟兴奋地手舞足蹈了一整天。


试想一下,如果舅妈上来就抬出“别人家的孩子”来苛求表弟,能力尚不足的表弟多半只能够在自卑感中战战栗栗地完成画作,甚至是自此之后再也不想画画了。




孩子年纪还小,对许多事物的认知有限,同时他们的能力还没成长起来,所以难免会遇到挫折、会感到比不上别人。遇到挫折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教育,反而受到来自家长过多的苛责,很容易就会误入歧途,陷入阴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面对孩子的不如意和气馁,父母更需要的是耐心的鼓励和指引。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不轻言放弃,同时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引,引导孩子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学会磨砺自己。不要苛求孩子事事都尽善尽美,更不要奢求孩子一步登天,正如视频中的妈妈一样,


“孩子,每天努力一点点,超越今天的自己,就够了。”






分享到:
共执行 66 个查询,用时 0.120597 秒,在线 117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3.294 MB
ecshop模板
模板百科
ecshop模板